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

2014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: < 上一期 下一期 >

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

经证券时报社授权,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《证券时报》信息登载业务。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,不得转载、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。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(0755-83501827) 。

焦点评论TitlePh

降息信号作用超过政策实际效果

2014-11-26 来源:证券时报网 作者:项峥

  11月21日傍晚,央行意外降息打乱了金融市场的平静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,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;其中,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.4个百分点至5.6%;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至2.75%,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.1倍调整为1.2倍。尽管非对称降息对实际融资成本的改善仍有待观察,可降息的信号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。证券市场受到了鼓舞,11月24日、25日,沪深股市持续上涨,创出了3年来新高。

  金融机构存贷差缩小

  非对称降息改善中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状况仍有待观察。本次中央银行非对称降息,虽然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,比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少0.15个百分点,但本次降息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至20%,意味着上浮到顶后的存款利率与利率调整前保持相同水平,金融机构存款成本几乎没有太大变化。同时,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.4个百分点,金融机构存贷利差将会缩小。在这种情况下,金融机构主动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意愿不足。不仅如此,中小微企业多为流动资金贷款,期限较短。一年期以内的贷款合同,大多不会在合同中约定随基准贷款利率调整,而直接以名义利率标注在合同文本之中。即使贷款基准利率下调,但因为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,且中小微企业定价能力较弱,金融机构仍可维持原先贷款利率不变。由此可见,虽然金融机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仍然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,但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及存款利率浮动空间扩大后,金融机构受保护的利差缩小,降息政策作用较难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。当然,降息并不全无作用,在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成本、部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企业财务负担、金融风险暴露上仍存在积极作用。

  央行货币政策操作

  出现新变化

  降息所释放出的信号非常丰富。在央行本次降息之前,两年来一直运用定向调控工具调节金融市场流动性,支持实体经济融资。而本次降息后,意味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出现了新变化。

  一是价格工具并不是稳健货币政策的禁区。此前,金融市场将降息与强刺激划等号,但这并不是稳健货币政策的真正内涵。过去,中央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期间,也曾经根据物价和宏观经济形势,对基准存贷款利率进行过上调或下调。可见,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不意味着对经济进行强刺激。当前我国物价形势总体稳中有落。2014年10月,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.6%;1-10月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.1%。同时,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继续回落,2014年1-10月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.7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.9%。在物价总体涨幅有限且有陷入通缩风险同时,及时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逆周期调控的应有之义。

  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。本次降息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,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。目前,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存在最后一跃,即存款利率的全面放开。从浮动区间10%扩大至20%,意味着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面临新的挑战。但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历程。当然,要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,不仅需要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,而且客户也需要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,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。

  三是金融风险顾虑上升。虽然降息的一个目的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,但显而易见,降息也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负担,减少违约的风险。今年以来,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加快释放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,影子银行领域的金融风险事件频繁发生。如果实际融资成本居于高位,那么势必将增加金融交易链条的风险。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,适当降低贷款基准利率,有助于实体企业资金正常运转,减少整体金融运行风险。

  四是证券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。降息后股票市场高开高走,出现明显上涨行情。利率与资产价格存在反向关系。由于我国家庭住宅不动产配置比例已经偏高,继续上升空间狭小,降息对股票市场的提振作用十分明显。同时,国家也积极发展直接融资,未来证券市场行情将看好。

  五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。当前制约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主要为结构性因素,而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定向发力,但终归是总量政策。经过多轮定向调控后,中央银行重新选择降息,表明货币政策在应对宏观经济下行总体上作用有限。从中央银行不对称降息也能看出,在金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的前提下,主要仍是货币政策传导出现中梗阻。而货币政策传导不畅,受到多重因素制约,也非中央银行一己之力可以疏通。

  六是未来货币政策工具更加丰富。在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下,未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加丰富多样,除了价格工具、数量工具外,还有常设借贷便利(SLF)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。各种工具的组合与使用,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表现。

  应该看到,我国货币政策运用也会受到现实条件制约。货币政策工具使用,不应以提高房价为代价,同时还要受到经济转方式、调结构的制约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,保持一个相对压力环境下,住宅价格不会出现无节制上涨,实体经济转方式、调结构动力才会充足。这实际上是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智慧的新考验。

发表评论:

财苑热评:

   第A001版:头 版(今日76版)
   第A002版:要 闻
   第A003版:专 栏
   第A004版:环 球
   第A005版:机 构
   第A006版:保 险
   第A007版:基 金
   第A008版:评 论
   第A009版:公 司
   第A010版:公 司
   第A011版:理 论
   第A01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13版:市 场
   第A014版:动 向
   第A015版:期 货
   第A016版:行 情
   第A017版:数 据
   第A018版:数 据
   第A01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2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2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2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2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A02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1版:B叠头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5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6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7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8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0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5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6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7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8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1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5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6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7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8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2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5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6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7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8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3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2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3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4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5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6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7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8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49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50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51版:信息披露
   第B052版:信息披露
降息信号作用超过政策实际效果
中国须尽快制定实施碳金融发展战略
央行降息须警惕房价反弹
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开启
品牌赞助商“震惊沮丧”怎么破

2014-11-26

评 论